CONTACT聯(lián)系我們
- 郵政編碼:404000
- 電話:023-58138448
- 墓園地址:重慶市萬州區(qū)天城鎮(zhèn)茅谷村風水壩
- 電話:023-58413624
- E-mail:fsb_1998@aliyun.com
行業(yè)資訊
兩個故事告訴你祭祀的本質(zhì)是什么!
發(fā)布日期:2020-09-12 14:11:16 點擊:146次
真實的故事:
據(jù)記載,商朝把祭祀和軍事,視為國家的兩件大事,所謂“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商朝時候有一個人名叫婦好,有著較高的“文化修養(yǎng)”,因此商王經(jīng)常讓她主持祭祀,讀祭文,并任命其為卜官,刻寫卜辭,利用神權(quán)為商王朝統(tǒng)治服務(wù)。
在出土的一些甲骨文中,還能夠看到很多婦好所寫的手刻。同時婦好還是一位杰出的軍事家,多次帶兵出征,戰(zhàn)功赫赫。北討土方族,東南攻伐夷國,西南打敗巴軍,為商王朝拓展疆土立下汗馬功勞。商王武丁對她寵愛有加,多次向神祈禱希望她健康長壽,然而婦好還是先于武丁離開了這個世界。
婦好死后,商王悲痛萬分,為婦好建立了可以獨葬的巨大墓穴,而且享受獨祭的隆禮,這在商朝也是少見的,而且每有軍事行動,常通過祭祀祈禱婦好在天之靈可以協(xié)助作戰(zhàn),保佑旗開得勝。
神話小說中的故事:
《西游記》是大家耳熟能詳?shù)乃拇竺?,其中有一段鳳仙郡的故事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話說唐僧師徒一行來到鳳仙郡,見鳳仙郡常年干旱,便一探究竟,后得知因郡侯與夫人吵架,一怒之下推翻了獻給玉皇大帝的祭品,貢品都被狗給吃了,這件事惹惱了玉皇大帝,玉帝下令在披香殿放米山、面山和金鎖,只有等米山面山吃完,金鎖被燒斷,方可為鳳仙郡降雨。
面對這3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wù),故事中的解決辦法是這樣的的,第一是鳳仙郡的上官大人要知錯;第二整個鳳仙郡的人要學佛、敬佛、禮佛。只有這樣,三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wù),自然會完成;而鳳仙郡自然又會回到風調(diào)雨順的狀態(tài)。
我們不妨思考2個問題:
1、商王武丁為什么要為婦好祈禱長壽,婦好死后又為什么要在每次出征前都要祭祀婦好呢?
2、鳳仙郡郡侯究竟信不信佛?
商朝的時候,還是奴隸制社會的落后時期,正因為落后,人們對于天地神鬼之類的信仰才更加的虔誠,他們認為自然界很多解釋不了的事情,都是有神仙在操縱這一切,既然我們自身能做的有限,那就只能祈禱上天,祈禱神仙來保佑我們了,只要我們夠虔誠,上天一定會賜福于我們的。
對于商王來講,正是因為自己夠虔誠,上天才會賜婦好給他。婦好生前就像是上天派來的“神將”,保佑大商不斷的壯大發(fā)展。所以我要祈求她長命百歲,我大商才會千秋萬世。然而婦好的離去讓商王意識到,婦好一定是又回到了天上,變成神仙繼續(xù)保佑我們,所以我們要祭祀她,給她最好的葬禮,每次出兵必祭祀祈禱以求保佑。與其說商王武丁是在為婦好祭祀,不如說他是在為自己祭祀,目的是想讓自己長命百歲,大商王朝永固,出兵百戰(zhàn)百勝。
另一個問題,雖然我們知道鳳仙郡百姓遭遇干旱是因為郡侯得罪了玉皇大帝,但是我們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問題郡侯是在為玉皇大帝上香上供的過程中得罪的,郡守是相信上香上供祭祀祈禱是能夠為百姓求來風調(diào)雨順的,哪怕是孫悟空告訴他不降雨的真實原因,他也依舊深信不疑,悔恨自己做錯了。但是我們知道,在《西游記》中,玉皇大帝的天庭代表的是以三清為首的道教勢力,和如來孫悟空唐僧代表的佛教勢力并不是一個陣營,最后的解決辦法竟然是鳳仙郡人人信佛,就可以得到道派的原諒,豈不是很荒謬?那么只有一種解釋——信誰不重要,在古人眼里,我們祭祀誰并不重要,只要我們拿出誠意和貢品,誰賜我們福我們就信誰。
古代的祭祀到底是什么?無論是古代人祭天,祭地,祭土還是祭人,無一例外都是希望能夠給自己和子孫后代帶來“好處”,說到底祭祀的本質(zhì)是表達對美好生活和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訴求。婦好能給商王帶來勝仗,商王就祈福她長命百歲;婦好去世了,商王祭祀也是希望婦好在天之靈能夠保佑他大勝仗;鳳仙郡侯無論是祭祀玉帝,還是后來信佛用佛教的方法祭祀,都只是為了鳳仙郡能夠風調(diào)雨順,安居樂業(yè)。這樣的例子,自古以來不勝枚舉,古人懼怕死亡,懼怕災難,但向往美好,在當時那種大多數(shù)事情都沒法用科學來解讀的年代,用祭祀的形式表達內(nèi)心的向往和希望,就只有通過祭祀的形式了。
民間流傳著雍正講的一個故事:有人虔誠拜觀世音菩薩,終于遇到了觀音菩薩顯靈,那人問菩薩,我們凡人需要祭拜您,祈求您賜福與我們,那您也會拜么?觀音菩薩笑了笑說,我當然也會拜。那人又問,那您是在拜自己么?觀音菩薩說,其實你們自己也是拜的自己。
那么問題來了,我們祭祀祖先的時候,是在表達對祖先的思念?還是期望祖先的在天之靈能夠保佑后代平平安安呢?
上一篇:世界各地的喪葬祭奠習俗
下一篇:公墓殯葬服務(wù)標準體系